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新指南
录入编辑:ml | 发布时间:2023-03-18
“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走出‘数字鸿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日前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箱”和“路线图”。
王建伟介绍说,《指南》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发展需求,立足实践探索,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据了解,工信部将通过专项行动、政策引导、试点示范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数字化转型有新内涵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以获得更大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产品服务模式创新,还能加速重构组织形态、优化管理流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中小企业“难”在哪?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传统经营模式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等问题,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王建伟说,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着需求不明确、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同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差异较大,有的企业对转型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有的企业资金不足、人才缺乏,转型存在一定困难。这些都是《指南》制定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门槛
目前,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普遍不高,数据资产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目前数字化转型门槛高,除了需要付出较大的技术、资金投入外,还要担心“不知道怎么转”“不敢转”。
王建伟认为,要推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既要加大支持力度,让中小企业敢于“上云上平台”,也要加强培训引导,帮助其明确转型目标和路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导和扶持。比如:在技术应用方面,要针对不同行业和规模中小企业的特点推出相应的工具、平台、方案等。
4、发展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带来新机遇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为中小企业带来新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从新业态新模式看,平台经济、定制经济等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王建伟表示,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中小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也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5、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王建伟表示,工信部将强化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指导,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主体作用。坚持试点引领,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实施分类施策,分阶段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典型示范,围绕“专精特新”和上云用平台等重点方向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和案例。强化梯度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有基础、有活力的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