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做好会计报表审计?
录入编辑:ml | 发布时间:2023-02-20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公允性进行审查,并发表鉴证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主要业务,但也是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它是注册会计师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重要内容。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所涉及的各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在审计工作中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控制。
一、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应以会计的本质为基础
这是因为,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来考虑,而不能只从单个项目的效益出发分析。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时,应按照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活动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要关注会计报表审计中可能存在的舞弊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审计业务中,经常会遇到企业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或者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将其提交给审计委员会讨论,甚至是进行行政处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实施审计时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并在审计过程中实施必要的检查程序。
对于已经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没有得到证实或是被拒绝认可(特别是被要求进行进一步审计)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首先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考虑是否需要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三、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首先,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目的及编制方法,然后再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
其次,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因素。
如:经营环境、法律监管环境和其他政策法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经济活动性质及其风险程度。
第三,注册会计师还应了解与财务报表相关的风险以及财务报表对企业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变化。
例如,企业所处经营环境中的政策法规及相关行业政策;企业所处行业经营风险程度;与竞争对手、同业竞争者之间关系如何;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状况等因素。
四、注册会计师应保持职业怀疑
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注意以下事项:
a。审计程序应贯穿于执行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b。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保持应有的关注,以保证能够合理地实施必要的程序。
c。实施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其他计划和措施,以降低重大错报风险、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质量负责所必需的信息水平。
d。注意可能存在或已存在财务报表舞弊的迹象,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五、充分合理地运用风险评估方法以降低风险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除了按照风险评估准则实施审计程序外,还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行为进行合理分析,以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完善。
风险评估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分析性风险评估,即在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存在的异常或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审计计划的重点;
②实质性程序式的风险评估,即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业务流程和交易事项等相关资料后发现可能存在缺陷或错报的潜在迹象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