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认证,提升企业形象,投资招标一路畅通!
录入编辑:ml | 发布时间:2023-02-03
企业诚信认证,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身信用水平。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由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等多个主体组成的国家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由最高人民法院、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司法鉴定机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查询系统三大平台。
通过建立起国家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的公共数据基础设施,我国已建立了覆盖全社会各类主体的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层面为主导,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主导,有关单位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全国统一高效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以市场监管、税务、海关、司法公正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跨部门综合监管模式;以各类公共数据平台为依托的跨地区共享体系。
一、企业信用是企业经营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它是市场经济主体与其他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要区别,它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用。
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和积累下来的各种无形资产,它是一种非有形的财产。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争取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为了得到客户的信赖以及赢得信誉,必须对自身的信用进行维护、经营、管理。
企业只有通过诚信认证才能建立和保持企业之间、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关系。
获得诚信认证标志就意味着对其提供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来说“他”是可信、可靠和值得信赖并具有较高信用等级及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人。
二、企业诚信认证,是政府对企业的一种信任管理,通过诚信认证,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中竞争地位。
企业诚信认证的核心是在企业取得认证后,从法律、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评价企业信誉,以获得政府、公众对该企业的信赖和认同。
通过在行业内形成品牌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和个人市场竞争力。
通过开展诚信认证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使客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知市场上的产品是否是经过诚信认证的产品,对该单位在行业内是否具有良好信用度及对该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可靠性等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对于在招投标等活动中表现优秀、具有良好资信等级的单位,可获得相关单位及主管部门对其工作业绩及所提供的服务能力的认可。
三、诚信建设不仅要靠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还要加强法制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在社会监督管理领域,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包括个人信用档案、信用记录),实现对失信行为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在市场监督管理领域,强化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对失信记录和行为的管理;
四、政府要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经济主体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各地区要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诚信状况作为市场主体准入的重要依据,依法打击企业弄虚作假、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行为,对严重失信的市场主体实行行业和区域禁入。
在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发布企业信用等级结果。
将诚信情况纳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等工作中。
五、实施企业诚信认证后,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可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在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诚信,提升企业形象。
其次,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最后,有利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国家对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与推进,企业的诚信意识将会大大增强,企业信用也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无形资产;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也为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银行信贷等方面提供了一条公平竞争的绿色通道。